上一页|1|
/1页

主题:《淀山湖地区中长期发展规划》对我们来说可是一个福音呀

发表于2013-08-26

《淀山湖地区中长期发展规划》对我们来说可是一个福音呀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淀山湖地区中长期发展规划》的通知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

现将《淀山湖地区中长期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上海市人民政府

2013年7月24日

淀山湖地区中长期发展规划

淀山湖地区包括青浦区朱家角镇、练塘镇和金泽镇,位于上海与江苏、浙江的交汇处,总面积约340平方公里。该地区历史文化悠久,景观资源丰富,有大小河道860条,本市21个自然湖泊全部坐落于此,水面率高达32.7%,是上海乃至长三角最具水乡特色的区域之一。区域内的淀山湖是上海境内最大的淡水湖泊,水域涉及江苏和上海,本市所辖水面面积47.5平方公里。

淀山湖地区属于太湖流域,地处黄浦江主要取水口的上游,是上海重要的水源保护地和生态保护区。长期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淀山湖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投入巨大,保护的要求十分严格。但同时,该地区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也日趋突出。只有通过规划引导,明确该地区的功能定位,市区联手、区域联动、形成合力,着力破解保护与发展的难题,才能把生态优势转化为保护动力,实现保护和发展的有机统一和良性互动。对该地区进行科学规划和合理定位,既有利于完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生态功能,为子孙后代发展留下宝贵空间,也有利于发挥规划对环淀山湖地区发展的导向作用,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探索出一条生态、生活、生产融合(以下简称“三生融合”)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新路。

一、发展现状与发展机遇

(一)发展现状

多年来,市、区两级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本市环境保护要求,加大环境基础设施投入和污染治理力度,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不断改善居民生产生活条件,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同时,该地区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也日趋突出。

1.生态保护力度持续加大,但环保压力尚未得到有效缓解。市、区两级政府认真贯彻落实水源保护条例,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建立生态补偿转移支付制度,通过实施多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和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大力推进污水处理厂、污水管网等项目建设,建成4万多亩生态片林和水源涵养林,淀山湖地区生态环境整体呈现改善趋势。但由于淀山湖流域上下游之间功能定位和保护标准不统一,以及缺乏规划引导,流域内排污总量仍大于污染处理总量,农业面源污染和生活污染问题长期存在。2012年,淀山湖地区各水功能区均未达到Ⅱ到Ⅲ类水质标准,主要表现在氮磷超标严重,部分水体中度富营养化,环境治理工作任务艰巨。

2.经济社会实现一定发展,但与人民群众的期待差距较大。近年来,淀山湖地区经济总量持续增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旅游业及相关服务业稳步发展,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不断完善,小城镇发展改革试点工作有序推进。但总体发展依然滞后,富余劳动力多、非农人员就业难、农民增收缓慢的矛盾比较突出。2012年淀山湖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586元,比青浦区平均水平低11%,比全市平均水平低16%,大幅低于江苏淀山湖沿岸的周庄镇、锦溪镇和淀山湖镇的农民收入水平。由于发展水平较低,当地群众要求通过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发展实现更美好生活的愿望和呼声日益强烈。

表1

2012年淀山湖地区经济社会主要指标


3.区域自然文化资源丰富,但低水平分散化发展现象严重。淀山湖地区自然资源和历史人文景观资源丰富,拥有朱家角古镇、大观园、东方绿舟、陈云故居和太阳岛国际俱乐部等5个4A级旅游景区,以及金泽古镇、大莲湖湿地、环湖生态带和报国寺等旅游景观资源;各类酒店、培训中心、度假村数量众多。但现有资源之间缺乏有机联系,部分宾馆饭店等旅游服务设施陈旧,能级较低,土地闲置现象较为突出,资源优势未能充分发挥,区域品质未得到有效提升。

4.区域联动已有探索,但层级和力度有待提升。淀山湖地区位于两省一市交界处,是上海与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节点。近年来,沿湖地区共同推进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探索开展了共同编制环湖概念规划等工作。但区域联动尚处于起步阶段,在总体规划、产业发展、环境治理等方面缺乏有效沟通和协同,亟需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在更高层面以更大力度来推进区域联动。

淀山湖地区的发展现状与问题表明,依靠单纯保护、自我保护难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预期目标。只有对淀山湖地区进行整体规划、科学引导,形成区域联动,才有可能实现更好的保护和更科学的发展。

(二)发展机遇

加快淀山湖地区发展,既是上海在更高起点上推动“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要求,也是提升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品质和完善城市功能的需要。从国内外发展环境和趋势看,淀山湖地区发展面临一系列机遇。

1.国家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为淀山湖地区走出一条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路指明了方向。党的十八大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涉及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根本性变革的战略任务,提出了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等一系列战略思想和重大举措,在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建立生态补偿转移支付制度、促进区域联动发展等方面不断加大力度,为淀山湖地区走出一条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新路营造了良好环境。

2.上海城市功能转型以及市域空间布局优化,为淀山湖地区发展拓展出广阔的空间。上海加快建设“四个中心”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城市功能逐步转型,高楼大厦之外,生态环境、生活空间、宜居功能等软环境的重要性更加凸显。

上海加快推动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提出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世界著名旅游城市等目标,为淀山湖地区发挥环境优势,发展生态友好型产业创造了条件。虹桥商务区、松江新城、青浦新城等上海西部重点区域的发展日益加快,交通不断完善,以及青浦“一城两翼”发展战略明确,都使淀山湖地区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3.长三角周边地区加快发展,为淀山湖地区功能互补、联动发展创造了条件。随着《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深入落实,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区域间合作日益紧密,联动发展的需求日益迫切。作为长三角地区重要的战略联结点,淀山湖地区通过与周边地区建立联动机制、加强资源整合,推进共同保护、协同发展,有望成为上海市推进长三角一体化进程的示范区。

4.科学技术和管理手段的进步,为淀山湖地区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淀山湖地区的发展,对环境管理能力和科技支撑要求很高。随着科技的进步,利用先进技术,建设高标准的污染物收集和处置系统,发展循环经济、清洁制造等,为淀山湖地区进一步落实保护要求奠定了基础。同时,随着法规政策的逐步完善和管理手段的日益科学化、精细化,实行分级分类管理后保护的要求更加明确,也为淀山湖地区未来发展打开了空间。


发表于2013-08-26

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基础设施建设

坚持生态环境优先原则,制定严格的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以污染总量减排、环境风险防范、生态质量提升为核心,高起点稳步推进环保、水务、道路交通、市政等基础设施建设,实现生态环境持续优化、基础设施全面改善,使淀山湖地区逐步进入保护与发展相互促进的可持续发展轨道。

(一)实施水环境综合治理

结合太湖流域综合治理和上海市水源地保护要求,加强地区水环境整治和监测,确保饮用水水源地安全。

1.保障饮用水安全。推进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清拆整治,关闭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的14家污染企业。归并镇级小水厂,取水水源地归并至太浦河水源地,推动区域联网供水工程建设。实施太浦河原水厂四期扩建工程,配套新增相应原水取水设施设备。以有效去除藻类和有机污染物为重点,加快自来水厂深度处理工艺改造,切实保证供水水质。

2.提高污水收集、处理能力。高标准、高起点规划,适度超前建设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全面完成污水主管网建设,加快工业企业废水和城乡生活污水纳管建设进度,实现建成区直排污染源全纳管。建立和完善污水处理厂进出水在线监控系统,积极推进城镇污水厂处理标准达到国家一级A,提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能力。

3.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和生活污染。按照“源头减量、过程拦截、末端治理”的原则,推广农业面源污染控制与治理技术,控制化学氮素的施用强度。实施化肥减施工程,推广种植绿肥轮休耕作制度,鼓励使用有机肥。实施农药减施工程,推进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实施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工程,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实施生态拦截工程,建设农田氮磷生态拦截沟渠。进一步完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畜禽养殖整治、垃圾处置体系,改善农业农村生态环境。

4.加强工业污染治理。实施最严格的工业项目环境准入和管理标准,新建工业项目必须符合国家和市相关规划布局、产业导向和环保要求,严格限制氮、磷排放企业进入本区域。通过排污许可证实施污染物总量控制,对超总量排污企业一律停产整顿。加大执法力度,关闭、搬迁不符合环保要求的企业,对不能达标的企业一律停产限期治理,限期治理仍不能达标排放的,予以关闭。推进工业企业清洁生产,推进各工业园区企业开展废水处理设施改造。

5.强化环境监测预警。建立健全统一的水环境污染监测预警体系,完善饮用水水源地、省际边界断面、入湖出湖河道断面水环境监测监控网络体系建设。重点工业污染源及城镇污水处理厂全面安装污染在线监控设备。实施蓝藻水华专项监测。加强对危险品船舶等重点船舶的监管,实施太浦河水源地危险品船舶禁航,确保水源安全。

(二)加强生态工程建设

构建多层次、功能复合的生态网络,发挥绿地、林地、耕地、湿地、水面等的综合生态功能,构筑生态屏障,维护生态安全,提升地区生态环境品质,满足市民对生态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

1.积极推进淀山湖及周边水系生态修复。加强淀山湖地区自然湿地保护,推进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建设,适时启动淀山湖湿地修复工程后续研究。进一步实施环湖生态带建设、河网整治等工程,加大鱼种等水生动物增殖放流力度,逐步恢复淀山湖生物多样性,巩固和扩大淀山湖及周边水系生态修复成果。

2.推进绿地林地建设和湖岸生态景观整治。因地制宜,稳步推进公益林建设,重点加强绿化和农田林网建设,着力打造布局合理、生态良好、景观优美的生态系统,保障生态安全。融合观光休闲、生态修复、亲水游嬉等多功能,建立充分展示滨湖四季宜游功能的立体式生态景观系统,呈现多样性、多层性、季节性景观。

3.规划建设绿道网络。依托湖岸、河滨、风景道路等自然和人工廊道,建立线形绿色开敞空间,打通朱家角到淀山湖的生态景观通道,将淀山湖地区具有较高自然和历史文化价值的各类风景名胜区、历史古迹等重要节点通过绿道串联起来,设置一定宽度的绿化缓冲区,为广大居民提供更多的生活游憩空间。

(三)建设以低碳绿色为特征的交通运输体系

加快改善交通出行条件,提升运输供给能力,初步建成畅达的内外交通联系、便捷的水陆交通系统、宜人的环湖景观道路。

1.建立健全综合交通体系。加快轨道交通17号线和各等级公路设施建设,引导过境交通离开湖岸。加快朱家角、练塘等公交枢纽建设,设立直通虹桥综合交通枢纽的旅游交通专线,加强与青浦新城、周边区县及市区的联系。进一步推进市政道路、乡村公路建设,打通断头路。合理布局水上旅游设施,规划建设水上旅游线路及客运站点,发展水上巴士、水上旅游等。开展沪湖铁路和环湖有轨电车线路的前期研究工作。

2.大力推广绿色交通。倡导绿色理念,探索建立以低碳为特征的地区公共交通运输系统,出行方式逐步实现以公共交通为主,推广新能源交通方式,全面实现低碳环保出行。加强慢行交通系统建设,结合湖区景观布局,规划建设以可供行人和骑车者进入的绿道为主体的慢行交通体系,建设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完善重要景点交通组织,建设“环淀山湖”、“朱家角古镇—东方绿舟”、“金泽—商榻”、大莲湖湿地等慢行交通组团区,将淀山湖地区建成上海市慢行交通绿色出行示范区。

(四)加快市政设施建设

落实上海智慧城市建设战略,进一步提升信息化应用水平。加快地区供排水设施建设,提高垃圾处置水平,提升服务保障能力。

1.加快智慧城市建设。加快光纤宽带网络和“无线城市”建设,基本实现光纤到户能力全覆盖,基本实现新一代移动通信网络和主要公共场所无线局域网服务全覆盖。拓宽信息化应用范围,重点加快教育、医疗、旅游、环保、水域监测、交通等公共服务智能化。加快政府管理智能化,重点实施电子政务、数字城管等工程,促进城镇管理网格化、精细化和服务便捷化。推进智能水网、智能环境监测预警、智能市容监管、智能节能建筑等建设。

2.加快水利和供排水设施建设。提升防洪排涝能力,加快实施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方案中的河湖综合治理、生态修复及引排工程。提高供水能力和供水水质,实施自来水厂的深度处理改造,完善配水管网,降低供水管网漏损率和产销差率。

3.加快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建设。提高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覆盖和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程度,全面推进居住区生活垃圾“干湿”分类,基本建成各类垃圾“大分流”的收集、运输、处置体系。加快朱家角镇、练塘镇和金泽镇镇级简易填埋场修复工程建设,推进生活垃圾压缩中转站及配套工程建设,进一步完善淀山湖地区生活垃圾收运系统。


发表于2013-08-26

六、彰显城镇发展特色

按照“统筹规划、科学布局、节约用地、完善功能、突出特色”的原则,提升淀山湖地区城镇服务功能,抓住国家小城镇发展改革试点契机,加快特色镇建设,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城镇体系。

(一)明确特色镇发展方向

因地制宜、突出个性,开展特色镇建设。通过产业提升、旅游拓展、文化挖掘、镇村整治、生态保护以及景观建设等的综合实施,打造历史文化名镇品牌,形成区域服务功能支撑体系。

1.朱家角镇。充分发挥历史文化名镇、淀山湖生态资源、新城融合发展的优势,丰富生态与古镇文化内涵,以朱家角古镇创建国家5A级景区为抓手,以转变旅游业发展方式、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突破,不断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重点提升休闲旅游、商务会议、生态居住和都市农业功能,建设成为上海郊区镇域发展服务经济的先导区。

2.练塘镇。以建设“历史文化名镇、红色旅游重镇、现代农业大镇、生态环境靓镇”为目标,依托全国小城镇发展改革试点,着力提升城镇功能,改善生态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旅游度假、生态农业和绿色制造为主导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发展活力和统筹镇村发展的能力,把练塘建设成为具有浓郁江南水乡特色、生态友好型产业发达、布局合理、城镇化程度较高的上海郊区新市镇。

3.金泽镇。以全国小城镇发展改革试点为抓手,抓住青西郊野公园建设的契机,充分发挥金泽镇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发展文化创意、生态农业、康体疗养等产业,把金泽建设成为与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要求相适应,人居环境优良、资源节约、功能完善、社会和谐、具有特色的郊区生态型城镇。

(二)积极深化小城镇发展改革试点

大力提升小城镇服务功能,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强化小城镇集聚区建设,为人口集聚、城镇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1.争取改革突破。突出抓好金泽、练塘两个试点城镇建设,探索实施小城镇就业、土地管理、村镇建设、公共服务等改革,加快城乡一体化步伐。下放行政管理权限,激发小城镇发展活力。充分利用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宅基地置换等政策,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加大土地综合整治力度,加快农民转移集聚步伐。鼓励多元投资主体参与小城镇建设。

2.构建新型城镇圈。以推进新型城镇化为契机,坚持把城镇发展与优化人口、资源、生产力布局结合起来,在环湖地区形成功能互补、有利于城乡协调发展的现代城镇体系。加强与江苏省昆山市汾湖镇、淀山湖镇、周庄镇、锦溪镇以及浙江省嘉善县丁栅镇、西塘镇等城镇之间的经济联系,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三)提高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水平

积极创新城镇管理模式,有效配置各类公共服务资源,不断提升城镇管理水平。

1.推动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依托小城镇发展改革试点等契机,健全基本社会保障,多渠道扩大就业,提高居民收入,改变收入水平落后现状。优化淀山湖地区教育、卫生、文化、养老等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积极创新服务供给模式。促进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向淀山湖地区转移,不断提升公共服务的能级和水平。

2.加强社区建设和管理。推进融合“绿色、低碳、宜居、人文、生态”等特征的国际知名滨湖宜居社区建设。坚持古镇保护性开发理念,在保护江南古镇传统风采的同时,适度实施商业性与公益性开发,增强生态化、低碳化、智能化程度,增进古镇生活宜居便利。促进社区管理现代化,建立社区管理协调机制。促进包括社区管理在内的城镇管理网络化,推动管理信息交换和共享。


发表于2013-08-26

七、保障措施

围绕推动“三生融合”发展的创新实践,推进先行先试和政策创新突破,加强政策统筹协调,市区联手、区域联动、合力创新,为淀山湖地区转型发展提供有力的政策保障。

(一)创新改革示范机制。推动“三生融合”发展的改革试点,率先探索生态、生活、生产协调发展的新模式。实施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法制、行政、技术、经济等措施并用,加大保护力度。探索创新政府考核评价体系,实行生态保护和修复优先的绩效评价。探索创新土地管理制度,提高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水平,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探索优化服务业发展环境,积极发展服务业新模式、新业态,研究给予融资租赁等金融创新政策支持。探索建立存量资源盘活机制,加强协调,调动各方积极性,推动结构调整。

(二)完善财政投入机制。加大对淀山湖地区的财政政策支持力度,研究对该地区惠及全市的重大生态项目、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的资金支持政策,完善财力分担机制,降低区镇负担比例。进一步加大生态补偿转移支付力度,研究完善生态补偿办法,提高生态补偿资金的使用效率。加大产业结构调整的财政支持力度,在加大产业结构调整专项补助资金投入力度的同时,研究在该区域实行多项支持政策叠加。加大淀山湖地区环境综合治理的市级财政补贴力度。支持引进重大功能性项目和服务业项目,并由市级财政优先予以资金配套。充分利用各种产业发展资金,支持该地区现代服务业和绿色制造产业发展。

(三)完善投融资保障机制。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引导社会投资进入符合区域发展导向的基础设施、环境保护、产业配套、社会事业等领域,通过市场化手段筹集资金。探索和创新多渠道的投融资支持,加强市区联动,完善政府信用支持机制,争取国家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等各类金融机构对淀山湖地区的金融支持。探索中长期债券、基金、租赁、信托、保险等多形式的金融支持,推进金融支持转型发展的示范项目。加强与国际金融组织合作,推进金融支持节能减排和绿色信贷的示范项目。

(四)强化项目准入和监管机制。加强项目配套,支持淀山湖地区生态类和功能性重大项目布局,建设一批生态旅游、生态农业、绿色经济示范项目。由相关部门研究制定淀山湖地区产业发展目录,并完善项目准入评估制度,按照“分类指导、分级保护”的原则,实施项目审核,做好环境影响评价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加强项目实施跟踪管理和监督检查,严厉查处各类环境违法行为。

(五)完善区域合作与协调机制。利用长三角区域合作协调机制平台和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平台,加强环淀山湖地区省际合作。积极争取国家支持,推动制定环淀山湖地区整体规划,探索建立新的区域协调机制,促进联动发展。发挥上海国际大都市的辐射作用,发挥好该地区“三生融合”的示范带动作用,加强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的产业联动,构建环淀山湖绿色产业带,促进环淀山湖地区共同发展。加强与江苏、浙江在环淀山湖地区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合作,联合开展污染治理、应急处置联动、环境监测、重要信息互联共享等工作。

(六)建立规划实施机制。加强市、区联动,建立市有关部门和青浦区参与的统筹协调机制,协调解决淀山湖地区生态环境治理及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疑难问题。根据本规划明确的淀山湖地区总体功能定位和发展重点,市有关部门会同青浦区抓紧组织制定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规划、高水平的基础设施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等重点规划,进一步明确目标、重点任务和时间节点,作为推进该地区“三生融合”发展的具体依据。


发表于2013-08-27
湾上海,您好!您所发的帖子“《淀山湖地区中长期发展规划》对我们来说可是一个福音呀”已被设置为精华帖,请再接再厉多发好帖。
发表于2013-08-27

希望我们的小区越来越好。希望朱家角能够发展的好一点。。

发表于2013-08-27

关键是这边区域能够真正的招商引进来。

发表于2013-08-28

不希望雷声大,有点小。。。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