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2|上一页
/2页

主题:“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崇明嘉客农场探访

发表于2014-04-17

上周末,应邀去了一趟崇明,一行众人冒雨来到位于崇明港沿镇的这个农场。
农场占地50亩,规划有农作物种植,包括主粮的水稻,麦子,绿叶菜,瓜果类的,还有约5,6亩左右的地垄被围栏起来饲养鸡鸭.

放眼望去,好大一片田地: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这里种的是主粮,旁人说是麦子,我不懂庄稼.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发表于2014-04-17

油菜花黄了,如果天色好的话,会更漂亮吧.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远处黑顶大棚的就是鸡鸭棚,旁边的红顶房养着崇明山羊.还有图中人影背后那堆黑黑的,是农家积肥,难怪一股记忆中的农村味道.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在这围栏里种些做饲料的鸡毛菜,玉米,还间隔种了桃树.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发表于2014-04-17

大棚里的甜椒和茄子.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田头的豆苗和蚕豆.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发表于2014-04-17

这个是莴笋,待收成了.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发表于2014-04-17

中午,好客的主人安排了一餐丰盛的农家菜,除了野生白水鱼和豆腐购自村里,其它都是来自主人自家农场的.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还有这锅大灶柴火烧出的香喷喷的菜饭.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发表于2014-04-17

我也想当农民去了.

发表于2014-04-18

再借用农场的微信,今天说说鸡蛋:

农家蛋,就是村民自己散养的8、9只鸡,吃的是卖不完的玉米,屋前屋后,田埂边长不完的青菜。崇明人叫家户蛋。 真正崇明农家的蛋,个大、新鲜、浓稠!崇明岛上的小个‘草’鸡蛋,无论是来自常规养鸡场的,还是较好的农家乐、树林养殖,说到底都 是为外乡人准备的。 这个蛋开始我们不能接受,怎么不仅有白壳的,还有红壳的?怎么那么大?不是阿拉上海人心目中的草鸡蛋。为何农民们还那么当个宝?可是,可是!真的不同啊!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发表于2014-04-18

原来我们都是庸人!当初一窝蜂地追求红壳的蛋有营养,红心的蛋更新鲜。当苏丹红摧毁了对红色的信心,我们又奔向浅色的蛋,个子小的蛋,迷信那才是草鸡蛋。 农民伯伯听完笑一下,力气大的生大的,新鸡生大的。等到我们农场自己的家户蛋一天天多起来,我们才真正理解这话。鸡品种,大小, 年龄有异,鸡蛋当然长相不同,外壳、蛋黄色都不同。。即使同一只鸡,蛋的大小也是有变 化的。一是季节影响,夏冬两季,会减产,蛋也小。二是不人为干涉的话,每只鸡自己也有 产蛋期和抱窝期,抱窝期蛋会一轮轮变小,反之又变大。 消费者如果过于注重长相,不良商人就会给你 造些出来,打扮出来。无论大小、壳色、蛋黄 色都非决定鸡蛋品质的关键。选蛋首要关心鸡吃的是什么,还有关键的一点,母鸡是否被喂所谓蛋料催生鸡蛋。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发表于2014-04-18

话说回来,要鉴别出这蛋和蛋的不同,如果不是自己养,在崇明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不要看路边农民阿伯阿婆拎个篮子在卖的就以为是农家蛋。在我们的不断穿村走巷研究中,上了不少当,自认是行家里手了,还是会上当。只有自己的舌头才最有发言权呢! 农家蛋数量是很少的。现在上海农村很多人家不养猪,不养狗,也不养鸡!不差钱,又想省力气的人家太多。真正有家户蛋的人家,每周拿不出几只来卖的,何况还要留给自己城里儿孙来吃。你真要买,就穿行村中,看到鸡,确认不是挤挤挨挨可怜生长的,是数量少,主人自己吃的,再和主家阿伯阿婆套个近乎,买走 他们手里多的蛋。但是,记住,千万别说下周 再来啊,农民的小贪心,会让你下周能买到你想要的数目,但可能不再是家户蛋了。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发表于2014-04-18

幸福的港湾@新港居委会

这样介绍成吗?

上一页|1|2|上一页
/2页